close

  南方日報訊 (記者/晏磊)昨日,廣州市委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組織媒體,集中參觀了廣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廣州市環保局局長楊柳就空氣污染、土壤污染、信息公開等市民和環保志願者們關心的問題接受了媒體的集中採訪。
  記者獲悉,今年前11個月,廣州空氣達標天數達250天,同比上升5個百分點,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的平均濃度,分別為20、51、68和50微克/立方,PM2.5濃度平均下降2%。此外,廣州市前11個月,出現輕度污染為76天,中度污染8天,沒有出現過重度污染或嚴重污染天氣。
  此外,環保局正在考慮,如果條件成熟,重大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批過程也將公開,並邀請媒體參與決策和公開審批全過程。
  談“重度污染”站點??出現時間比去年晚一個半月
  有媒體記者表示,剛剛過去全國大面積霧霾天氣,被中國氣象局認定為52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那麼這場霧霾是否也是廣州自亞運以來最嚴重的霧霾?
  楊柳表示,他不認同這是亞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空氣污染,反之,他認為廣州的空氣質量是在不斷改善的。
  以是否有必要啟動應急預案為例,楊柳表示,根據歷史數據,2011年有三次啟動的機會,2012年有兩次機會,而今年以來,直至目前,廣州的空氣質量監測數據,沒有出現必須具備啟動預警或應急的機會。
  記者也發現,今年秋冬的空氣污染,明顯比去年同期有所好轉,其中的表現則是,“重度污染”站點的出現時間,比去年晚了整整一個半月。
  去年,自廣州市空氣質量發佈系統上線以來,進入十月秋冬期後,首次“重度污染”空氣狀態出現在2012年10月14日。而今年秋冬期的首次“重度污染”,則出現在12月3日。
  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系範紹佳教授也表示,“重度污染”的延遲出現,一方面與天氣狀況有關,今年北方南下的冷空氣來得較早,同時也有多個颱風北上,使得十月和十一月兩個月的大氣環流較為頻密,雨水也較多,給空氣污染物的擴散帶來有利條件,另一方面也與廣州乃至整個珠三角區域,在空氣污染治理加強了措施和手段有密切關係。
  談新儀器??能更快找出污染源
  今年環保局的工作突出了幾個“新”字,其中積極採用新技術應對霧霾等空氣污染問題,是一大亮點。
  記者在環境監測中心站看到,該單位剛剛添置了一臺高科技空氣顆粒質譜儀。負責人黃祖照表示,這台質譜儀能夠以每秒20顆微粒的速度,對空氣中的污染物成分,進行快速掃描和確認。
  比起人工採集和分析,質譜儀能夠獲取更多的污染物成分數據,從而對空氣污染物的來源和組成,有著更精確的判斷。
  據瞭解,這台質譜儀來自廣州市經濟開發區的一家企業,採用全國產技術,價格在300萬元左右。
  談“治土”??力爭儘快立法
  楊柳還表示,廣州市環保局已基本完成《廣州市土壤清潔行動計劃》,從加強土壤環境保護制度建設、大力開展土壤污染源頭綜合整治、實施土壤優先區域環境安全建設、強化耕地土壤環境風險控制、切實推進污染物場地治理修複和提高土壤污染監測監控能力等六個重點任務,提出了21條具體措施。
  同時,行動計劃還首次提出了廣州市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的目標、任務和要求。目前,環保局正積極推動該行動計劃及早納入政府規章立法計劃。
  談“煤改氣”??“氣源”難解決成攔路虎
  要想較大幅度地實現減排,實現空氣質量較為徹底的好轉,電力企業的能源結構改革,如“燒煤改燒氣”,一直是環保學界和環保公益組織熱議的話題。
  對於這個話題,楊柳坦誠“煤改氣”難度太大,要牽涉到方方面面,主要阻力來自於天然氣氣源難以解決。
  楊柳表示,廣州市的電力企業,若想全部完成“煤改氣”,那麼至少需要供應111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這樣的用氣量,僅憑廣州市一己之力,短期內比較難解決。
  留交會今日開幕300多位千人計劃專家到穗
  “千人計劃”專家
  將為廣州灰霾“會診”
  “千人計劃”專家
  將為廣州灰霾“會診”
  ■相關
  南方日報訊 (記者/曾妮 實習生/謝嘉瑋)第十六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今明兩日將在廣州舉行。本屆留交會特設“千人計劃專家項目對接會”,並邀請了300多名千人計劃專家蒞臨廣州,為歷屆留交會中邀請千人計劃專家最多的一次。昨天,部分到會千人計劃專家接受媒體專訪,他們對廣州創新環境可謂是“有贊有彈”。在本次留交會上,部分與會的千人計劃專家還將召開研討會,為中國大城市灰霾問題“會診”。
  昨天接受媒體專訪的多位專家都是在廣州“安家落戶”。談起廣州的創新環境,留美博士、廣州慧智微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千人計劃專家李陽說,他留美多年,當初回國創業,廣州的創業創新環境讓他覺得能夠“留下來”。“雖然當初註冊公司遇到很多麻煩,但是蘿崗區有專門的政府團隊幫我們代辦,過程還算順利。廣州人很務實,商業環境簡單,拜訪客戶交流很直接;地方政府也很關心創新人才的生活。”
  談到廣州的環境,不少專家都感嘆“廣州的空氣比北京和江蘇好”。據瞭解,今年到會的千人計劃裡面有一部分從事PM2.5相關產業鏈上的專家,他們將在留交會上召開有關PM2.5治理的研討會。同時,PM2.5防治工作小組的部分成員將在千人計劃成果展進行一個集體展示,其中包括領先全國的PM2.5監測儀。
  在談到為什麼廣州PM2.5低於其他城市時,廣州中國科學院先進技術研究所所長杜如虛教授直言不諱地說,廣州主要得益於氣候。珠江流域水域充沛,降雨量大,全流域降雨量相當於給珠江流域“洗三次”,而長江流域降雨量相當於洗1.45次,污染無法完全排出。津京唐更少,只能洗0.7次,“並不是說廣東污染控制就一定很好,沖刷的污染物全部進入了河流,所以珠三角的水污染問題是很嚴重的。我們團隊正在研究利用膜技術凈化水污染,希望將來這項技術能運用於水治理,造福後代子孫。”  (原標題:12月之前沒有一天“重度污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05boogv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